1月30日开幕!教育部发布会聚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于2024年1月29-31日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一,大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

2024-01-26 浏览详情

人物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矿大人物】赵颖旺:计算机里的地下世界

发布时间:2019-02-19 09:16:42  作者:文/李晓晗、沙雨桐 图/朱英杰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一块不大的白板,几台电脑,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里,赵颖旺带着几个学生,模拟着变幻莫测的地下世界。

问道

十二年前,十八岁的赵颖旺来到矿大(北京),进入理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攻读本科,当时的他还未曾想到,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将挥洒在这个校园里。

本科时,赵颖旺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做助理工作。由于生源地贷款还没普及,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到校后办理。和银行对接业务,协助处理合同及签约仪式等具体事宜,既切实地帮助了困难的同学缓解经济压力,也锻炼了赵颖旺的责任心与能力。2008年奥运会,他更是经历层层选拔成为赛会志愿者,为各国运动员保驾护航。掌声与责任,他一并承担,和无数志愿者一起,努力让自己的微笑成为那一年北京最好的名片。

北京奥运志愿者——赵颖旺

弹指间,四年大学时光匆匆流逝,赵颖旺掌握了初步的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方式,多次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他不愿止步于此,本着学以致用的想法,赵颖旺希望能让这些对世界的抽象描述,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他励志要在这样“认识世界”的同时,逐步培养能力去“改造世界”。借助本科时和其他学院学生一同上课和活动的机会,互相交流,慢慢接触其他学科,并最终在学校特色课程的熏陶下,选择了地质工程专业,成为了地测学院的一分子。

随着对地质工程的深入了解,他发现自己愈发地深爱这个领域。虽然字面上“认识、开发、保护地质环境与地质资源。”显得晦涩枯燥,可当他真正深入自己的专业,就发现矿井下的一切,如变换莫测的星空般优雅迷人,亦如凶猛的野兽般面目狰狞。地下水动态规律如何模拟计算;地质构造怎样利用一组组数据进行描述并预测;矿难发生后,如何将工人们安全救出……赵颖旺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和矿井水害防治研究的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一路从硕士走到博士,走出了博士后流动站,走上了矿大(北京)的讲堂。

研学

作为1988年生人,赵颖旺已到而立之年。但在教师的队伍里,他还稍显年轻。在成为了“青椒”的一份子后,当他面对和自己年龄相差并不大的学生时,会更愿意将刻板的教学融合最前沿的科研内容,形成一种切实的交流和分享。

赵颖旺由理科向工科研究方向的转变,其实也是理学思维和工学思维交合的一个缩影。将一个理科学生擅长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推导,应用到工科中,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实践为目的,来反推方法和过程。这无疑锻炼出了他更强的综合能力,使他朝着能结合地质、数学、计算机在内多种领域的全能型人才发展。例如在他研究地下水流运动规律时,他既可以利用现场数据分析计算,也可以建立相似模型还原地下世界,还能够使用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快捷的数值模拟。无形中,当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积累也得到了应用,在他做定量化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迎接外国专家到访

工科既然以实践为目的,就总少不了实地的勘测。每一次实践都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收获,和矿井师傅漫不经心的几句聊天,经常能找到书本上永远得不到的总结归纳,发掘到数次实验也从未想到的问题。“科研也从不止步于实验,它应与实际应用殊途同归,一路通向无尽光明的未来。”他说。

当问及科研生涯里最开心的事时,他显得有些“痴”。不讲实验室,不谈实地体验,居然说最开心的事是读枯燥乏味的文献。“读到一篇合适的文献,是真激动,真开心。”一个问题在脑海中盘旋,却没有切入口,兜兜转转不得解,只能在茫茫文献中寻觅,可是什么都没有。失落,迷茫,反复,沉淀,而就在无意中,偶然读到一篇文章,它可能和你的思路十分贴近,也可能和主题毫无关系,但是会给你新的启发,思路即刻自动完善并走向成熟。那一瞬间,像极了一个黑暗压抑的屋子,落地窗倏然打开,阳光倾泻满地。

正在查看文献的赵颖旺

师从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赵颖旺在科研和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武强院士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在学术方面给予赵颖旺方向性的指导,更教会了他严谨、务实、求真的科研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那是一种执着。”赵颖旺说。犹记一次投稿,一分成果,三年反复,五六次投稿,换来却是一次次拒绝,他也曾犹豫过更换期刊投稿,可他不甘心,不甘于降低自己的标准,不愿对不起科研时认真的自己。就在信心一点点被现实和时间消磨去的时候,导师的一句话又点燃了他的信心,“要投就投最好的期刊,因为我们的成果配得上。”这一次,赵颖旺选择了坚持,他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斟酌打磨,梳理成果。终于,不负导师的认可,候来佳音:论文成功在水文地质领域公认最优秀的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上发表。

正是这样执着认真的学术氛围和对更高科研层次的追求,让他对整个团队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更有信心、更有乐趣地将学问做下去。

有为

入选青年托举工程,他并不意外,这份自信源于一直以来务实的工作和丰硕的成果。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积累成就了他的现在。他有一个习惯,一有时间就跑去听本科生的课程。尽管那些知识早已烂熟于心,但在听每一位老师的讲授时,重新与知识点相遇,发生新的碰撞,并将近期科研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之结合,给思考注入新的活力。就这样,赵颖旺在一遍遍的回顾中,怡然自得地穿梭在知识的海洋里,从未停歇。

还记得有一次在地质大学听《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授课老师讲的知识点他都了然于心,就是那最后一句话让他笑了,老师提到了“地下水流数值计算中,一般默认法向流量连续而不考虑切向。”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立刻像电火花一般在赵颖旺脑海中闪过,他脑海中某一个未解的地方突然形成通路,畅通无阻。正是这个思路,成功解决了他们实验室一直以来的一个计算难题,也成为了算法的核心。

拥有这样点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仰取俯拾,岁月自然也不会薄待于他。赵颖旺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和多项横向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七项。

学位帽檐上的流苏从黑色到蓝色到红色,赵颖旺在矿大度过了十二载春秋。与矿大同行,有过失败,有过彷徨,但从不曾离开。

上一条:【矿大人物】肆意攀爬 锐意进取——记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少华

下一条:【矿大人物】王耀东:从沙滩到雪山,矿大体育人助力2022北京冬奥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